第四次作業發表(建築師事務所訪談)
雲林科技大學/建築與室內設計系
大一設計概論課程:第四次作業發表
學生:(第四組)楊如雅、楊政諭、黃祺佑
指導老師:楊裕富博士
訪談對象:曾國立建築師事務所T.K.L Architects & Planners
曾國立建築師
雲林科技大學/建築與室內設計系
大一設計概論課程:第四次作業發表
學生:(第四組)楊如雅、楊政諭、黃祺佑
指導老師:楊裕富博士
訪談對象:曾國立建築師事務所T.K.L Architects & Planners
曾國立建築師
Q8:通常如何接到一個案子?
因為其實建築事務所會架設網頁的並不多,故有的業主會直接從網路上搜尋寄送案子,但更多還是經由別人介紹,一個拉一個而來。 Q9:在做案子時有用到什麼樣的工具、軟體? 主要是AutoCad、Sketch Up,還有一些材質渲染的軟體。 手繪的部分在規劃的階段還是會用到,只是比例不算多。 Q10:請問從接到案子開始,接下來的流程怎麼跑完成,可以舉個例子分享嗎? 接客戶>分析基地與法規> 與業主討論大體配置(約略繪出平面圖)> 外觀造型的決定>準備執行並畫出平立剖面>請照(此時事務所的工作階段大致完成) →施工階段(大多由營造廠監工,建築師則是定期去檢查) Q11:通常一個案子大概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完成? 跑的順的話(與業主意見沒有分歧):2個月。 跑的不順的話(與業主之間需要意見上的磨合,最通常的情況):3、4個月。 加上請照時間,最多到半年。 |
Q1:關於事務所,開業多久了,負責哪些領域?
14年/ 建築設計(建築方案、整體規劃、法規分析) 室內設計(總體規劃、空間規劃、家具規劃) 庭院景觀(室內景觀、校園景觀、精緻庭園) 整合服務(空間總體設計、網路資訊規劃、平面識別系統) Q2:公司有那些部門? 行政、會計、設計、專案等 Q3:請問您畢業之後進入到業界的過程?
學生時代便開始打工,是學以致用的重要性。 抱著對建築的熱忱、熱情去事務所打工,重點是:與實務經驗作結合,從基本功做起。 Q4:如何考取建築師的,花了多久考取,有什麼考照技巧或需要注意的地方? 建築師風趣地說:為了要奪回被女友拋棄的那份自尊,而去證明自己的實力。 大約花了2、3年,可以去補習班建立一些架構,邊工作邊準備。 技巧就是學到通、基本實力的準備,在準備的期間可以到處走走看看,如果實務經驗能與理論相互結合,便通了。 Q5:為什麼想進入建築這個行業,該行業有趣之處? 從小喜愛畫畫,而且數理能力並不拿手,高中時便在建築與土木間選了建築, 之後就一路念下去。 有趣之處在於一群人處理一件事情的團結力,以及最後成果出現的那種成就感。 Q6:在開業期間有遇過什麼樣的壓力?
壓力每個階段都有,就如初期的接客壓力、業務,至今公司成長、金錢等壓力, 只要你有責任感,就會有壓力。 Q7:建築設計跟室內設計的差別? 建築可以跨去室內,反之則較困難,因為建築要懂得很多,如:都市紋理、環境、景觀…等,有向下統合的能力。 而對於一個領域的設計,建築比較注重空間感,碰的是比較硬性的材質;室內設計比較注重裝潢,碰的是比較軟性的材質。 Q12:跟業主之間溝通的時候,有什麼技巧或重點?
專案負責人會去溝通,不一定只有建築師。 技巧:要「聽」業主的需求,但是要折衷,不要被業主拉著走,把夢想實現給他。 好的,就用;不好的,就做一個夢給他(導演與演員的感覺) Q13:通常都怎麼呈現給業主最後的成果,現場手繪還是事先輸出電繪? 本公司的強項為簡報、動畫,這是一樁買賣,雙方一定要各自滿意互相的討論點。 「感動最美」:建築師就是要打動客戶。 Q14:身為一個建築師需要具備那些素質 生存的本質,就是要會設計、說話的能力(編織夢想的能力) 建築師主要參與意念發想、設計、應酬,起頭後,接下來的事就交給其他人了, 如同出去打獵回來給其他人分食。 Q15:請問您對新一代建築人才有什麼期待嗎,怎麼樣的人才會是您想錄取的? 我們總是充滿期待,但失望比期待多,端看他的意願去幫助他。 態度不好的,即使能力優秀,無法參與團隊合作的人,我們只能請他離開了。 |
《事務所作品介紹》
全站熱搜